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音乐教改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职院校教改模式音乐教育论文
一、进行高职院校音乐教改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解读,不难看出,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才应该是接受音乐知识和进行对音乐知识思考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所建构的音乐知识体系才是学生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体系。如果只是音乐教师一味的向学生灌输抽象的理论知识,不是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手段(例如,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探讨的方式、互相帮助的学习方式)所进行的主动的知识的获取方案,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的牢固性就会比较弱。针对这样的情况,不难看出,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关键要素就是在学习过程之中,充分享受到音乐学习的情景和交流,才能够构建筑属于自身的音乐学习体系。为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音乐教师应当充分的意识到自身的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之中,利用自己的音乐教学经验和对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的理解,在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之中充分的强调对于学生音乐学习主动性、音乐学习情境性的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强调学生应当形成属于自身的音乐学习理念,注重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理念的培养,而不是采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之中机械记忆和背诵的方式。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在网络环境下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的提升,音乐教师应当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的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音乐学习目的,不断探索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
二、进行高职院校音乐教改的基本概念
在进行高职院校音乐教改的过程中,以多媒体手段辅助高职音乐教学为例,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音乐教学,从形式上和手段上根本的改善了传统音乐教学的基本形态(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借助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放映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丰富数据资源库,将原本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内容转化成为丰富多彩的图片或者Flash短片视频,可以有效的改善音乐教学的教学趣味性),并从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多个层面赋予了音乐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涵义。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音乐课堂教学的授课氛围将更加的贴近于学生群体,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手段直观的表达形式,创立一个学生和教师交互式的学习讨论环境,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之中的Flash短片的过程之中,可以从声音、视觉等多个角度对学生的音乐知识进行刺激,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数据库之中的海量文件来丰富音乐课堂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制作的音乐课件PPT之中添加内容超链接,可以直接查询到互联网的相关数据库网页等)。
三、传统高职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所谓音乐教学模式,指的就是音乐教师在相应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指导理论的指引下,在一定的音乐教学环境下,形成的教导者、教导工具、接受教导者(例如,音乐教师、高职学生、教材课本、媒体材料、教学工具等)之间的的稳定关系以及实现教学过程的教学结构形式。教学模式既是一种高度概括化的教学理论,又是对音乐教师的教学经验的高度总结和系统化的概括。
钢琴创新教育论文
一、优化教学管理是钢琴创新教育的外部保障
要提高钢琴教师的创新教育教学水平,就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因此艺术院系要不断通过组织讲座、学习、进修等方式来帮助教师们提高创新教育、教改科研的能力和水平。针对钢琴教师的科研和写作能力相对薄弱,对开展科研、写作论文发怵畏难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低资进入,横向合作”的方式加以引导,由教学管理部门引导教师们先选择难度低、易见效的项目或课题进行研究,或组织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老师进行横向的交流合作。这些教学管理措施是在强化管理基础上的优化,是“管理即服务”的体现,从而可以进一步促进钢琴教师善于创新。
二、教师自我提升是钢琴创新教育的内在动力
(一)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源头的教育者,应该给受教育者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变化需要的清水、活水。钢琴教师应该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提升以下知识和素质:一是扎实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较高的钢琴演奏能力、娴熟的即兴伴奏能力、系统的乐理和声知识、较强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丰富的伴奏音型编配能力、声乐学基础知识、乐器演奏知识、中西音乐史等。二是丰富的人文知识,主要包括艺术及美学知识,哲学知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群众文化及演艺策划知识,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如舞蹈、美术、戏剧、工艺等。教师既要是钢琴演奏方面的专家、专才,又要是熟悉社会,熟悉文化艺术发展的杂家、通才。三是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等。不少钢琴教师虽然受过专业钢琴训练,但没有经过系统扎实的师范院校学习,再加上没有自觉主动地进修,在教学上基本上沿用以前的老师教学经验,导致钢琴教学效率效益不尽如人意。因此,钢琴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知识,成为教学的行家能手。四是其他综合能力与素质,主要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人格魅力、快速的感知反应能力、基本的电脑操作和应用能力,钢琴教师应该做到德才兼备、身心健康,还要能跟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坚持实践,不断探索,努力落实和推进钢琴创新教育
实现钢琴创新教学,除了需要教师拥有广泛的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教师有过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有些教师自身是钢琴演奏的“大腕儿”,钢琴表演倒是得心应手,满座俱惊,赢得满堂喝彩,但一教起学生,却是“茶壶里煮饺子——肚子有货倒不出”,不能将内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不到东西,或者只知道表面,却不知道其中的真理,不会变通。还有些教师,墨守成规,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就好像园丁不顾每棵花草的具体情况,一视同仁地栽种,最后的结果当然就造成花草得不到各自需要的养分,生命力不旺盛。学生得不到与自己特点相匹配的教学,当然在钢琴上的造诣就会大打折扣。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好园丁、好老师,而且水无常形、教无定法,只有坚持实践,不断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创新型的好老师,才能不断落实和推进钢琴创新教育。
古代文学原初态教改实践
一、古代文学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其产生的各个时代,始终具有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本来就是活性地存在于各自的朝代的。相当部分的文学体裁和作品原本是活性地存在于生活中、舞台上的,与现实生活舞台,以及歌、舞、戏剧等艺术舞台表演密不可分,很多体裁本身就存在于生活舞台中,强烈地体现着它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中国古代文学诗性系统的文体始终与音乐、舞蹈、日常运用等密不可分,体现着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诗、乐、舞三位一体,本来也是世界各民族早期广泛存在的文艺现象。《诗经》的三大类作品《风》《雅》《颂》既是作品的产生地域、作者群体和内容题材、使用功能的分类,也是音乐体裁、风格、使用功能的分类,其中的国风和大部分小雅来源于民间,大多数是用于歌唱、演奏,或者作为舞蹈的配曲。大雅作为朝堂之乐,也多与音乐、舞蹈、政治功能有关;三颂作为庙堂之音,更是离不开音乐,离不开宗庙祭祀的实用功能,而以活性特点实时传播于世间,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而且各有其实用价值。《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1]而《墨子•公孟第四十八》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2]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3]而楚辞起源于民间,与楚地流行民谣息息相关。
也有其实践性的活性特点和实用功能。《离骚》《九章》还带有音乐的痕迹。而《九歌》根据王逸在《楚辞章句》里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舞鼓,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王逸:《楚辞章句》)[4]孔子教育儿子孔鲤的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以及孔子说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5]这些足见《诗经》的实践性、应用性的特质。先秦政治、外交场合流行的“赋诗”言志的习惯,还有《雅》《颂》在朝堂和庙堂的实用特点,以及统治者采集或者创作《风》《雅》《颂》,以探查民情民意,都说明《诗经》可操作性的实践性、实用性。可见楚辞和诗经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是一致的。这是中国古典诗性文体的两大源头,此后的中国诗体文学始终与乐舞关系密切,始终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质。汉乐府与南北朝乐府,以及魏晋诗人的拟乐府,干脆在体裁的名称上就标明与音乐的关系。既然离不开音乐,那就要歌唱,所以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诗都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从《汉书•艺文志》对乐府采集目的的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6]可知实践性、应用性、可操作性的特质。唐诗相当部分是可以唱和作为舞蹈的伴奏音乐的。“旗亭赌胜”(也叫“旗亭画壁”)[7]故事中,梨园弟子歌唱王之涣、王昌龄、高适的诗作,就是唐诗与艺术结合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最好例证。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唱本习惯叫《阳关曲》或《渭城曲》,或者《阳关三叠》,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流行金曲。词在唐代产生于民间时,就是用于歌唱的,当然也可以用于伴舞、演奏。
“曲子词”的名称明确地标识着它的原初态的音乐性特质。词是伴随着隋唐以来燕乐的流行而产生的,没有燕乐也就没有词。词的创作,叫做“填词”,或者“倚声填词”,就是依据各词牌所固有的乐曲去填写唱词。所以,词家也叫“倚声家”。直至发展到宋词,仍然多是用于演唱、演奏、伴舞的。所以,姜夔身列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和大词家的双重身份,也就不奇怪了。而他和其他词家不同的是,他能够“自度曲”,即作曲。可见词的音乐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极强。往后的元散曲、明清民歌等等,原本就是可以用于歌唱、演奏的。唐代的“俗讲”和“变文”本是用于宣传佛经教义的,又说又唱,音乐性和实用性、实践性极强。传统戏曲剧目大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没有话剧,都是类似于西方歌剧的戏曲,都是必须演唱着表演的,音乐的成分比重很大。可见古代戏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极强。中国古典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被看做生活的实录,哪怕是志怪小说,像《搜神记》的作者干宝在序里都说,要以他记录的所谓事实,来“发明神道之不诬”:“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陷也”[8]。可见魏晋南北朝时代小说的实用性。中国古典小说在话本时代,以及以后相当长时间里,那是直接面对听众的表演,实践性极强。中国古典散文中的书信、奏疏、序跋、赠序、游说辩论之文、日记、哀诔之作等等也是具备浓重的实践性、实用性色彩的。李斯的《谏逐客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诸葛亮的《出师表》、晁错《论贵粟疏》、贾谊《论积贮疏》和《陈政事疏》、辛弃疾的《美芹十论》等等作品就是典型代表。至于诗词的用于纪实、托请、唱和、赠答,甚至代替书信的功能,则其实用性、实践性的色彩是始终一致的。
二、古代文学类课程基于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的教改
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是中国古代文学始终如一的特质,而今天的古代文学类课程,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赏析、大学语文的古代文学作品部分等课程,往往忽略中国古代文学原初态的活性特质,仅仅把作品当作静态的文献来讲析,使得古代文学的原初态特征越来越远去,青年学子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通行的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定位于古代文学知识的习得,一定的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而其中的知识的习得的定位排在首位,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由此,带来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几乎是单向度的满堂灌式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参与动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很少。这很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性、实用性特质的理解。而且,仅仅把中国古代文学当作静态的文献来讲析,有悖于古代文学活性的特质,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古代文学教学目标、尤其是培养学生实践性能力的目标的实现。因此把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诵、唱、演引入课程实训环节,体现其原初态的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是回归古代文学原初态、激发兴趣促进学习的有效途径。课题组在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坚持实践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诵、唱、演”的立体化实训的新教学模式。根据文献检索,国内各高校在古代文学教学研究和实践方面,尚少有学校自觉地把刚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p#分页标题#e#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定: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语委等六部委于2008年3月27日,特别颁布了《关于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于2008年7月24日也颁布了《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等活动的通知》(教语用厅〔2008〕1号)。此后,包括广西在内的多个省市区也颁发了相应的文件。《纲要》出台后的数年,多部委联合举办了系列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包括广西在内的多个省市区、高校也举办了年度化的类似活动。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根据《纲要》和相关部委精神,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这样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做法,也符合2012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如前所述,目前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沿用本科的教法,讲授偏多,实训环节不足,教法陈旧单一且平面化,和本科教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课时多少方面,不能体现专科的特点,和专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脱节,不符合教育部有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示精神。
地方高校古代文学论文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改的误区分析
(一)重学生轻教师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双主体教学理论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他们开始转变观念,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教改中最为可喜之处,因为观念的改变可以促进教改的深入与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时矫枉过正,重学生却轻教师。具体表现在,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标,忽略了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事实上,素质教育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误区的形成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上,教师的动机是好的,但效果却不能与动机成正比。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往往采取“作者介绍———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三段论式教学,这种模式今天依然有着较大的市场。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面”铺得较广,“点”挖得不深,教师更多的是充当了知识的传声筒,因而课堂教学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为改变这种现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些教师就通过讲述作者的生平故事、文坛趣事、野史逸闻等相关内容来丰富教学课堂。这样的穿插教学本无可厚非,首先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其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面。但是,一旦不能把握好“度”,过分倾斜于此,教改就会走向误区———为吸引学生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传授了基础知识忽略了能力培养。客观上,随着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学生评教成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业绩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喜好。学生评教的角度往往从自身的兴趣出发,要求课堂气氛轻松,不能注意到知识的系统与衔接,不愿接受思考与科研的辛苦。一堂生动的好课就被狭义地理解为多讲故事、多举事例。笔者曾就“如何上好古代文学课”向学生展开调查,70%多的学生认为文学史及作品枯燥了些,要求老师“多介绍一些背景知识、作家生平及相关故事”。此外,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明显感觉到:学生对小说教学的兴趣远远高于诗文教学。教学评价体系以学生评教为主,势必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误导,为获得学生的高分评价,一些教师的教学自然会迎合学生的口味。教与学的相互融洽,应该是教学中的极高境界。然而,以牺牲教师的主导地位为代价换得的“融洽”,应该说是得不偿失的。学生得到的是信息时代网络书籍上轻易可得的“趣味”,失去的是培养能力时代的能力丧失。最典型的莫过于四年本科毕业,毕业论文都无从下手。
(二)重手段轻方法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社会的进步带动了教育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正越来越深入地走进教育,多媒体教学就是最好的说明。小小三尺讲台可视接千里,耳听八方。教学容量增加了,教学效率、效果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加强了……多媒体教学正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正如一枚钱币有正反一样,多媒体教学中也存在误区,这就是重手段轻方法。明显表现在多媒体课件蜂拥而上,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依然陈旧。以古代文学教学为例,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三段论”直讲,不同的是将粉笔板书换成多媒体的屏幕显示,配以一些画面与音乐。其最终除增加学生的感官刺激外,与传统的教学效果并无二致。这种现象的形成,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偏差。作为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手段的多媒体具有时代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办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征。无论是对学校的本科教学(研究生)验收还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多媒体教学都是一个重要的参照因素。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往往使人们在认识上产生一种错觉:凡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就是教改,就是好课。事实上,多媒体只是适应时展、以计算机作为知识载体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始终也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教学,它不可能改变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实质,教学的主体只能是教师与学生。这就好比教师是厨师,学生是吃饭者,多媒体是灶具、炊具。饭菜是否可口,关键是厨师的手艺和学生的胃口。灶具、炊具最大的影响只是在于做饭的功效。一堂好课,手段固然不可缺少,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衡量一堂好课并不能以是否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为标准。曾经有幸聆听过中国文学研究所杨义先生的两次讲课,没有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却依然让我们有如沐春风之感,领略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内涵。应该说,教师的主导地位就体现在教师的知识积累及传授的方法上。重手段轻方法,只能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新瓶装旧酒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而不能正确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也是形成重手段轻方法的一个原因。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运用最多的莫过于教学课件。课件的来源,或是自己制作,或是网上下载,或是花钱购买。自己制作的课件,因为计算机知识的欠缺,往往只能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现,结果无非是将原来粉笔的板书变为电子板书,换汤不换药,不能有效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网上下载或购买的课件,因为“舶来品”的缘故,教师不熟悉教学内容,丧失教学的主动性,很可能导致“照本宣科”。此外,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限制,课件往往重复使用,修改的概率微乎其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使得教学模式固定化,从而抹杀了教学中的个性、特色与灵活性,限制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自然也就陷入了重手段轻方法的误区。
二、特色课堂的构建———古代文学教改的应对措施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有句名言“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会学,教师就必须会教。古代文学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在掌握古代文学知识的同时,增加人文素养,陶冶性情、情操,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材与课堂结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构建特色课堂至为重要。古代文学特色课堂构建的前提条件是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原则是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古代文学知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增强人文素养。为此,笔者将古代文学特色课堂分为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音乐资源可行性探析
摘要:
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作为专业的音乐教育体系,发挥着教学、科研、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基本职能,其对于系统性地发掘、保护、传承地方民族音乐资源是责无旁贷的。文章以海南岛为主要调研对象,以海南师范大学首开地方民族特色选修课为案例,探讨实现高师音乐教育特色化和保护、传承地方民族音乐资源的双赢局面的可行性。
关键词:
高师音乐;地方音乐;海南岛;可行性对策
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是以培养音乐人才、传承现代音乐体系和发掘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为手段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为适应当今社会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需求,更好地发挥其音乐教育、音乐文化研究和积累的基本职能,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高师音乐教育有必要研究、发掘、引入地方音乐资源,在明确培养目标、设置专业方向、调整课程结构上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性。我国是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民族文化积累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民族音乐资源,在风俗礼仪和民俗节日中逐步积累出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通过特定乐器或口头传唱的形式广为流传。这些地方音乐资源不仅是中华民族多元性传统文化的的载体,丰富和发展了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因此更加有必要利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资源,对这些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海南省的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相关教学改革,在融入地方民族音乐特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相应的经验。海南岛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蕴藏着极具特色的地方民族音乐资源,海南民歌源于省内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以黎、苗族最具代表性。其中以黎族民歌手王?大民歌、崖州民歌、舂米舞和儋州调声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已成为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以上独特资源,开设民族特色音乐课程,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技能、开拓视野。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的教学改革应积极保护地方民族音乐资源。不仅要促进师范院校的音乐学科建设,制定有特色的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结构,同时,更要在教学观念上的突出民族特色性。
一、高师音乐教育有能力系统性地发掘地方音乐资源
高师音乐教育机构是我国音乐教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长期积累发展的音乐教学、科研系统,音乐人才集中、智力资源密集,从民族地方音乐资源采风、历史文化的研究等方面都可以做到系统化和规范化,结合高师音乐教育自身的科研能力并提供相应的专业指导,可以使散落在各地的民族特色音乐能够以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式呈现在音乐教学作品中;并通过相应的高师教学改革,使其教学内容系统化、教育方法集约化和教育手段规范化,从而达到完善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和保护地方民族音乐资源双赢的目的。从高师音乐教育的办学理念上看,音乐教育始终贯彻艺术源于生活的基本理念。高师的音乐教育理念可以从地方民族音乐的研究、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体现。将地方民族音乐资源引入高师音乐教育会向音乐专业学生传递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展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艺术源泉,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今后走上艺术道路奠定基础、指明方向。通过掌握多元音乐艺术文化专业的学生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能够使地方、民族的音乐文化得以推广。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融合。从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来看,是以培养音乐教师为主的教育机构,加强高师院校的地方民族音乐教育,在专业教育中进行相应的专业改革、课程建设,进行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教学,使作为未来大众音乐文化启蒙者的音乐教师们,能够更为广泛地传播民族音乐文化。使地方音乐资源的发掘和保护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
古代文学五位一体教学法探索
摘要:
在“知行合一”思想指导下进行,以互联网自媒体为中介,以“听、说、读、写、唱”为手段,综合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以及考核方式的革新的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分析评论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切实的提高,并取得一定成绩。
关键词:
知行合一;课程改革;中国古代文学;立体教学法;互联网自媒体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设置本学科的基本出发点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善其精神世界。就其专业特征来看,该学科属于长线专业,强调厚基础,深发掘,其教学模式也往往遵循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潮的来临,时代要求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以培养继承性人才为目标,我们还得培育创新型人才。在这个要求下,审视以往的教学模式,会发现以往专业人才的质量标准太空泛,无法指标化,例如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如何体现?他们的分析评论能力如何展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如何提高?等等。面对这些审问,我们不得不重新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以期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实现以量化标准考核学生能力。所谓创新创业教育,其实就是要把教与学、学与做、做与能力的转换结合起来,也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阐释。“知行合一”思想具体到教学中就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因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陶行知全集》第一卷)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做为教,学生要以做为学,教和学通过具体的做或者行来完成。具体来说就是要教师把传统的“说教”模式转变成“做教”,而对学生的考核也应当以“做”为标准,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特征,这个“做”即是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量化考核。正是在“知行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仰恩大学中文系教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行了“听、说、读、写、唱”五位一体教学法的探索,以期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和能力考核方式的量化把教、学、做三者真正地融合,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创新,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号召。
听:既指学生听课堂上听教师对于该课程核心知识的讲解,还包括让教师去聆听学生的心声。传统的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难有阐述自己观点和见解的机会,所以此次教改我们着重改革让教师去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争取做到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当然,我们不是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去挑战“师道尊严”,而是建立了一个名为“大家闺秀”的微信群。在该群中,除了教师每日向学生推送数篇与古代文学相关的文章外,学生在群中会各抒己见,点评这些教师推送的文章并讨论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与此同时,学生也都会把他们觉得有意思的文章、图片、视频等材料随时随地推送到群中。这样,教师就有了聆听学生心声的机会。在群中,大家不仅可以进行文字交流,还可以语音对话,不拘时间、地点,不限身份、内容,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而且,师生通过互联网的在线交流,正是顺应创新创业的时代要求,把“互联网+”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
高师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对策
摘要:目前的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存在学科专业性强、融合性差,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综合素质不高,教学方法与模式陈旧、缺乏创新性,知识结构单一、学生多元文化素养不高,教育实践缺乏与基础教育对接等问题,培养的人才难以达到基础音乐教育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打破课程设置的独立性、注重学科融合,调整培养目标、强化人文素养养成,改革培养模式、切实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融合,以培养满足基础音乐教育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一、引言
高师音乐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基础音乐教育需要的音乐教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职业标准,要求现代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广阔的学术视野、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这就要求高师音乐教育要顺应时展的要求,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也不是简单的岗位从业者,这类人才除了要有精湛的技艺能力,懂得操作和运用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市场意识。①高师培养的人才应以提高中小学用人单位满意度为宗旨,这意味着高师培养的人才要符合基础音乐教育的需求,高师生到岗后能学以致用,将所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和综合人文素养与实际相结合应用于基础音乐教育工作。
二、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科专业性强但融合性差,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综合素质不高。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大学生走出校园后所面临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学生,职业属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因此师范院校应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宗旨来更新我们的课程观,应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以基础音乐教育教学为研究中心,以教学应用为目标来设置课程。当前高师课程主要以钢琴、舞蹈、声乐、音乐理论课程为主,公共选修课为辅。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来看相对独立,学科之间融合性差,知识割裂。例如: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音乐史、器乐、声乐、钢琴、形体舞蹈等课程的设置相对比较独立,学生很难将这些课融合应用。课程设置的独立性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注重单科专业的学习,以能弹几首钢琴曲、唱几首艺术歌曲、跳几个成品舞为荣,盲目追求舞台效应,人人梦想成为歌唱家、演奏家、舞蹈家。忘了高师生肩负着培养中小学生的重任,从而忽略了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学基本功的初心,以致到岗后所学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实际教学严重脱节。笔者在近几年湖南省音乐教师招聘面试工作中发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不高,尤其是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方面不尽人意。每年面试,歌曲弹唱环节至少有60%的学生能力较差,即便是小学音乐教材中非常简单的儿童歌曲弹唱,应试者的表现也差强人意,有的顾了弹就顾不了唱,顾了唱就顾不了弹,还有单手弹伴奏的现象;舞蹈才艺展示环节,大多学生动作生硬协调性差,音乐感觉不佳;微型课展示环节,50%的学生上课的知识点讲述不清,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驾驭课堂能力不强;另外有10%的学生音准很差、甚至五音不全。这样的学生录用到基层学校将会误人子弟。据综合评估,每年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只占到应试者的20%。根据面试情况来看,这充分体现了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不足,高师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方面没有落到实处,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知识不能融汇贯通,学生综合素质欠佳。
2.教学方法与模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日新月异,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却大多恪守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墨守成规,套用陈旧的、固化的方法与模式教学,授课没有激情和创造性。声乐老师固定的教唱几首循环往复的歌曲,钢琴老师也是教弹自己熟悉的几首固定的钢琴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这种消极倦怠的教学状态在我们的教学中屡见不鲜。在此受教环境下,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固定化、模式化,缺乏创新性。更有甚者,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消磨了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其教学效果势必不佳。
文学创作的欣赏教学思路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学不分家,当今世界语文教学的共同特点是语言运用、文节熏陶并重,分科教材、综合教材并存、综合型教材似乎大势所趋。许多古今中外文学倩品都跻身于语文课文之列,文学教育成为!吾文教育的重要组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下少教师并没有在课堂上真正给文学留下多处地盘,把文学课处理成或归并人语言课已近乎天经地义。原因很多,如片面强调语文果的工具性,认为文学是语言的附庸,或者苞得语文考试不重文学。但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却并非不愿上文学课,“非不为也,是不能包”。 一个令人苦恼的问题困扰着教师—文,管课应该怎样教!课堂内文学作品的学习和课堂外文学欣赏的思路应该是一样的,我们从文学欣赏的见律中或许能得到一定启示。 文学欣赏有三种态度。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仃一些人从实用的角度欣赏文学,或者出于好奇、觉得有趣,或者为了消遣、为了换换脑子,甚至热衷于从作品中寻觅饮食色砍的快乐满足生理的欲求。这是文学欣赏的刊欲态度。另一些人则带着历史学家、政治‘:簧家、经济学家甚至数学家的眼光来欣赏文常作品,以此来获取知识,这是文学欣赏的杖知态度。文学欣赏的第三种态度是审美态!变、即从美学的角度用艺术的眼光来观赏、体味文学作品、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井对艺长形象作出审美评价欣赏者应该以什么态度来对待作品呢?交学欣赏,能使人感到愉快•产生快感•但这不是反映纯物质的或肉体的需要而产生的纯生理反应,不是“被粗糙的实践需要所支配的感觉”,而是欣赏者受到作品的引导,进人审美境界产生的审美快感,是同理性和幻想力等精神力量相联系的赏心悦目的愉快。可见,文艺欣赏是审美的,是伴随着快感的审美活动。 文艺作品也能给人以知识,因为文艺的认识职能要求作品能够反映现实,帮助人们认识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曾经称赞艺术大师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但是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文艺欣赏的目的也不在于求知。我们欣赏巴尔扎克的作品,决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历史。文艺反映现实的目的,是要向人们传达作家被生活所唤起而又深深地体验过的思想感情,即传达审美体验,因此,文艺的本质在于其审美特性。文艺欣赏的正确态度,是审美的态度。 同文学欣赏一样,文学教育也有三种态度。 为消遣,为迎合学生趣味,以插科打浑为能,或者为了炫耀某种特长,这是狭隘的实用态度。确有个别人,脱离作品内容,无视教学要求,不顾学生实际,在课堂上山吹海侃。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异彩纷呈、硕果累累,改革传统的语文教法既是发展趋势也是社会要求,有的教师对魏书生、于漪、钱梦龙等人略知皮毛.迫于形势或为了标榜时髦也挂起了教改的羊头,生吞活剥地铺垫“情境”、开设“茶馆”.舞一阵’‘花拳”。另一方面•教育经费的暂时紧张、校园一孤岛”的暂时存在,使一些教师心态失衡,或借讲台发牢骚.或借作品发挥•暗示学生以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这些实用利欲的做法,是有悖于审美教育宗旨的。 从纯政治或纯语言的角度仅仅挖掘作品中的思想或语言因素,‘把文学课上成政治课或语言课,这是理论的求知的态度。特别是后一种倾向较为普遍•它不能从文学的特点出发来对待文学教育,其做法通常是程式化的字词问题、语修逻文、人物性格、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思想教育。空洞地分析人物,冰冷地理解意境,抽象地进行说教,单纯地讲解语言,最终导致课文支离破碎。同是长,你在哪里》,有人教得满堂低泣、四座动容,也有人讲来课堂似一潭死水,文学的韵味荡然无存。难怪学生说:自己看津津有味,教师讲索然无味。值得注意的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偏重于教学与考试的对口,只注意了课文的知识点(也是以后的考点),全然不顾作品的整体性。 文学教育,正确的态度应是审美教育的态度,即把作品作为一个完整的审美对象来鉴赏。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既理解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性、深刻性,又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并对艺术形象作出一定的审美评价。文学形象是内部与外部、主体与背景、共性与个性.、现象与本质、情感与理智的完整统一,因此,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作品的审美价值,侧重认识作品中形象的典型性、情感的感染性和思想的深刻性。通过鉴赏教学•使学生再体验作家的审美体验•“皿脉涌张•心动神驰”.“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并进而转人深层的思索,获取美的洁彪、,进人审美理想境界、得列撼动心魄的力量,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当然,文学教育不能忽略语育这一因素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已也要承担语文基础知识传授和语文基本训练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文学是语言艺木•它以语言为物质材料塑造形象。 语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可以多方面展示社会和人的整体•细致入微地传达作家的审美体验:语言能够把人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心理隐秘都生动地立体地描绘出来:同时语言比之于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蕴含有更为确定的思想。文学审美教学,应该通过理解语言而进人内容的领会。比如《济南的冬天》,我们只有借助于朗读、体味、讨论和精心板书,通过分析作品准确优美的语言,比喻拟人的修辞,正写侧写反复比较的写法,才能领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作者独到的体验。“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JL”是比喻性拟人的儿化量词,描写形象,画面和谐,充满生机。“山坡上卧着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拟人化的动词“卧”把物写活了,却又保持了画面的静态美。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高尔基称赞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语言,“好象是用油画的颜料描绘”,“以至使人不禁想伸出手去抚摸所描写的人和物”。#p#分页标题#e# (《论文学》第183、188页)作家通过语言使形象从纸上立了起来,语文教师也应该让那文学的非视觉性的间接的形象,在课堂上立起来,并移植、复现和再造于学生的头脑中,决不能使跃然纸上的形象倒在讲台下面•另外,文学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美也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类于建筑的结构美和类于音乐的语言美(韵律与节奏)。挖掘欣赏作品的形式美•理所当然也是文学审美教育的任务之一。